圓弧齒蝸輪減速機中圓弧齒輪傳動的主要損傷形式有:齒端崩角,輪齒折斷,齒面疲勞點蝕,齒面塑性變形,齒面膠合和齒面磨損等。具體產生何種損失形式與齒輪傳動的設計參數,齒輪材料的選擇和硬度配對,加工精度,熱處理質量,端部是否修薄,裝配和跑合質量,潤滑狀況以及使用工況等有關。
齒端崩角大多發生在主動輪的嚙入端或工作齒面與端面成銳角的部分,既可能發生在齒要部,也可能發生在齒腰部。由于圓弧齒蝸輪減速機傳動均是斜齒輪傳動,當輪齒進入嚙合時,接觸跡首先出現在端部,因端部漢外沒有輪齒來分擔作用于輪齒端部的載荷,致使輪齒端部的齒要和齒腰應力增大,產生齒端效應,嚴重時導致齒端崩角為防止或減少圓弧齒蝸輪減速機傳動中的崩角,除提高加工精度,增加齒輪軸的風度外,最有效的措施是把主動齒輪的輪齒嚙合入端修薄。對高精度齒輪取較小值,小模數齒輪取較大值。從工藝上防止齒端崩角的最簡單方法是采用端大倒角,但這種方法實際上減少了有效齒寬,并且不能削減嚙入沖擊。
對大螺旋角齒輪,銳角端的強度削弱較嚴重,更易產生崩角,故此類情況必須進行齒端修薄。對大重合度圓弧齒輪傳動,重合度大于3,雖然接觸跡數目增加,但齒端應力減速小并不顯著,特殊情況下,齒端應力大于輪齒中部應力,也易產生崩角,故此類情況必須進行齒端修薄。對高速圓弧齒傳動,為提高其運動的平穩性,必須進行齒端修薄處理。對沒有進行齒端修薄處理的齒輪傳動,為了提高 其在端面處的強度也可采用在裝配時,有意識地進行齒輪軸向錯位,讓出部分主動輪的嚙入端,以減少或避免齒端效應。